特朗普的矿产调查:黄金飙升背后的恐慌与泡沫
金价突破3300美元:避险情绪的狂欢?
黄金价格飙升,突破每盎司3300美元大关,看似避险情绪的狂欢,实则更像是被特朗普政府一手导演的闹剧。表面上,是对关键矿物进口的调查引发了市场对贸易战升级的担忧,资金涌入黄金寻求庇护。但深入来看,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恐吓游戏”,目的并非单纯为了保障美国经济安全,而是为了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尤其是在与中国的博弈中。这种“逢中必反”的政策,已经近乎一种病态的执念,而黄金,不过是被利用的棋子罢了。
贸易战阴影下的矿产调查:特朗普的战略意图
特朗普政府对关键矿物进口的调查,绝非偶然。在全球地缘政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关键矿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在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这让美国及其盟友感到不安。然而,这种不安并非完全基于经济层面的考量,更多的是出于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调查,一方面摸清美国对关键矿产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发出警告,试图迫使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做出让步。但这种“极限施压”的策略,往往适得其反,反而会加剧紧张局势,最终损害全球经济的稳定。更何况,企图完全摆脱对中国矿产的依赖,在短期内根本不现实,只会白白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科技股陨落,黄金登顶:资金流动的背后
伴随着金价的飙升,是科技股的集体陨落。美国商务部对英伟达和超微半导体的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实施新的许可要求,无疑给科技行业泼了一盆冷水。这不仅限制了这些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也引发了市场对科技股未来增长前景的担忧。资金从科技股撤出,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看似理所当然,但背后也反映出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不足。过度依赖科技行业的增长,本身就是一种风险。一旦科技行业遭遇瓶颈,整个经济都可能受到拖累。黄金作为一种传统的避险资产,重新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也说明市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焦虑。
基本面与技术面的背离:金价还能飞多久?
尽管金价一路高歌猛进,但我们必须警惕,这轮上涨是否已经脱离了基本面。澳新银行将年末黄金价格预期上调至每盎司3600美元,看似乐观,但这种预期是否过于激进?黄金相对强弱指数(RSI)已经超过70,表明市场处于超买状态,这意味着短期内金价可能面临技术性回调的风险。然而,当前的基本面似乎又过于强劲,让分析师们难以预测金价的下跌。这种基本面与技术面的背离,恰恰说明当前的市场情绪过于亢奋,存在泡沫的风险。金价能否持续上涨,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基本面,关注全球经济形势、通胀水平、以及各国的货币政策。
其他贵金属的狂欢:谁在浑水摸鱼?
在黄金的光芒之下,其他贵金属也跟着沾光。白银、铂金、钯金价格均有所上涨,但涨幅各不相同。这些贵金属的上涨,既有自身供需关系的影响,也受到黄金价格上涨的带动。然而,我们必须警惕,在黄金的狂欢中,是否有人在浑水摸鱼,借机炒作其他贵金属,从中牟利。尤其是白银,其价格波动性远高于黄金,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投资者在追逐贵金属上涨的同时,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分析各种贵金属的基本面,避免盲目跟风,成为被收割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