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财基网」财富基石

象征财富管理、资产累积的关键策略与工具。

Menu
  • 市场动态
  • 宏观经济
  • 投资策略
  • 综合金融
Menu

美联储突变:加密货币监管大松绑,狂欢背后暗藏哪些风险?

Posted on 2025-04-29

4月25日,美聯儲官宣廢除2022年針對銀行加密資產及美元代幣業務的監管指南,並停止2023年相關的“監管無異議”流程,同時撤回此前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及貨幣監理署(OCC)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密資產業務風險的政策聲明。乍看之下,這似乎是加密貨幣行業的一大利好,但深入分析,這場監管鬆綁究竟是真正的解放,還是潛伏著更多風險的陷阱?

聯儲轉向:窒息點行動2.0的謝幕,是解脫還是陷阱?

拜登時代的金融緊箍咒:窒息點行動2.0

“窒息點行動2.0”,這詞聽起來就讓人感到壓抑。它是加密貨幣社群對拜登政府時期一系列銀行監管政策的一種諷刺性稱呼,明顯是借鑒了奧巴馬時代備受爭議的“窒息點行動”。背後的邏輯很簡單粗暴:通過向銀行施壓,讓它們主動切斷對特定行業的金融服務,從而達到監管的目的。這種做法,說白了,就是一種釜底抽薪式的打壓。

在加密貨幣這個新興市場裡,窒息點行動2.0主要指的是2022年至2023年間,美國幾大金融監管機構——美聯儲、FDIC和OCC,它們通過發布一連串的指導意見和政策聲明,明里暗裡地勸退銀行參與加密資產相關業務,從而間接限制加密企業與傳統銀行體系之間的聯繫。這種做法,就像是在加密貨幣企業的脖子上套上了一道道的枷鎖,讓它們喘不過氣來。

一切的開端,可以追溯到2022年。那一年,美聯儲發布了一份監管函件,要求州成員銀行在涉足加密資產業務之前,必須事先進行報備。表面上看,這似乎只是一個例行的程序性要求,但實際上,它卻大幅提高了銀行進入加密領域的門檻。這就像是在高速公路入口處設置了一個個收費站,讓那些想要進入加密領域的銀行望而卻步。

到了2023年初,監管的力度更是進一步加強。美聯儲、FDIC和OCC聯合發布了一份聲明,毫不客氣地指出,在公開、去中心化的網絡上發行或持有加密資產“極有可能與安全穩健的銀行實踐不符”。這句話的分量可不輕,它直接給加密資產判了“死刑”,將其定義為一種高風險的業務。同年,監管機構還要求銀行在從事美元代幣(也就是穩定幣)業務時,必須事先獲得監管機構的“無異議”許可。這個許可程序不僅複雜繁瑣,而且耗時漫長,更重要的是,它還賦予了監管機構一票否決權。這意味著,即使銀行提交了申請,監管機構也可以以各種理由拒絕批准,讓銀行的加密業務計劃胎死腹中。

於是,很多人開始將這一波監管壓力稱作“窒息點行動2.0”。前富達投資的首位加密資產分析師 Nic Carter 曾在一篇深度分析文章中,將這一系列行動形容為“通過銀行系統對加密行業進行精密、廣泛的打壓”。他一針見血地指出,監管機構的真正目的,是通過提高銀行服務加密行業的難度,徹底切斷加密企業與法幣體系之間的聯繫。這不僅限制了加密公司的帳戶開設和支付渠道,還對穩定幣發行商和交易所的法幣進出通道造成了嚴重的衝擊。一些加密企業甚至面臨“完全失去銀行服務”的風險,穩定幣的流動性和交易所的運營也因此受到了威脅。這種情況,就像是在一棵參天大樹的根部動刀子,讓它慢慢枯萎。

FTX崩盤:監管寒冬的催化劑,誰是真正的受害者?

FTX的崩盤,絕對是加密貨幣歷史上的一個巨大污點。它不僅讓無數投資者血本無歸,更直接引發了監管機構對整個行業的恐慌。說白了,窒息點行動2.0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就是FTX崩盤這個導火索給點燃的。這就好比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不僅燒毀了無數房屋,也讓消防部門開始反思現有的防火措施是否到位。

2022年11月,FTX交易所的突然崩潰,導致客戶資金損失高達數十億美元,市場信心也隨之跌入谷底。雖然2022年的加密信貸危機並沒有對傳統金融體系造成太大的衝擊,但監管機構顯然不願再冒任何風險,決定先下手為強,防患於未然。於是,他們通過限制銀行與加密行業的接觸,試圖防止風險蔓延到銀行體系,避免重蹈覆轍。這種做法,就像是在兩者之間築起一道防火牆,試圖將風險隔離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對加密貨幣持友好態度的銀行,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監管的重點目標。Silvergate和Signature是當時少數願意為加密客戶提供服務的銀行,因此也承受了巨大的監管壓力。2022年12月,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約翰·肯尼迪和羅傑·馬歇爾聯名致信Silvergate,公開批評該行未能及時發現FTX及其關聯公司Alameda Research的可疑活動。這種指責,無疑給Silvergate帶來了巨大的聲譽壓力。

Silvergate隨後便因為FTX崩盤引發的擠兌風潮而遭受重創,股價從2022年3月的160美元高點暴跌至2023年1月的11.55美元。Signature銀行也宣布將其加密存款從230億美元大幅削減至100億美元,並徹底退出了穩定幣業務。另一家為加密客戶提供服務的銀行Metropolitan Commercial也在2023年1月宣布關閉其加密業務。這些銀行的遭遇,無疑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

所以,FTX的崩盤,不僅僅是一個交易所的倒塌,它更像是一個多米諾骨牌效應的開端,引發了一系列的監管反應,最終導致了窒息點行動2.0的全面鋪開。但問題是,這種一刀切式的監管方式,真的能夠有效地保護投資者嗎?還是說,它只會扼殺創新,讓整個行業陷入停滯?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

特朗普的反擊:監管鬆綁背後的政治豪賭

2025年,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美國的加密監管環境出現了戲劇性的轉變。這就好比一場棋局,前任棋手步步緊逼,現任棋手卻突然變招,試圖扭轉整個局面。

3月7日,白宮召開了首次加密貨幣峰會,美國貨幣監理署OCC隨即發布了一系列解釋性文件,允許全國性銀行在無需特殊審批的情況下,提供加密貨幣托管、穩定幣儲備和區塊鏈節點參與等服務。這實際上是推翻了拜登政府時期要求銀行預先諮詢監管機構的限制性指引,廢止了2021年的第1179號解釋函。這種做法,就像是拆除了之前設置的重重關卡,為銀行進入加密領域打開了方便之門。

OCC代理審計長胡德甚至公開表示:「數字資產應當也必須成為美國經濟的一部分。」新政策允許銀行為客戶安全存儲私鑰、持有與美元1:1掛鉤的穩定幣儲備金,並作為節點驗證區塊鏈交易,為銀行深度融入數字資產領域提供了靈活性。這番表態,無疑是對加密貨幣行業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

OCC的轉向,或許與特朗普的承諾密切相關。特朗普在今年的白宮加密貨幣峰會上表示:「一些人深受其害,他們的所作所為荒謬……這一切很快就會結束。」他毫不客氣地批評窒息點行動2.0「強迫銀行關閉加密業務帳戶,武器化政府對抗整個行業」。這種措辭強硬的表態,充分展現了他對前任政府監管政策的不滿。

4月17日,鮑威爾在芝加哥經濟俱樂部演講中進一步明確了監管放寬的方向,認為當前針對銀行機構的加密貨幣監管政策「存在放寬空間」。他承認加密貨幣近年來的主流化趨勢,指出監管機構因「接連出現的暴雷與欺詐事件」曾持謹慎態度,但當前市場已發生本質變化,需為穩定幣建立明確監管框架,釋放出支持創新的信號。這種表態,似乎暗示著監管機構正在重新評估加密貨幣的風險與機遇。

今天,美聯儲正式撤銷窒息點行動2.0的相關指引,銀行無需為加密業務報備,相關活動通過常規監管程序監測。與特朗普政府廢除「排擠加密企業銀行服務」政策的承諾一致,眾議院監督委員會的調查和FDIC披露的文件也推動了政策透明化。但問題是,特朗普政府的這一系列舉動,究竟是出於對加密貨幣行業的真正支持,還是僅僅為了迎合選民,撈取政治資本?這背後隱藏的政治考量,或許才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焦點。

迷霧重重:加密貨幣的下一個監管風口在哪裡?

2025年以來,加密市場的利好消息接連不斷。繼SEC確認一眾山寨ETF申請、傳統加密做市商回歸、廢除DeFi經紀人規則、撤銷一系列加密訴訟法案、特朗普親自任命SEC新任親加密主席之後,又迎來的銀行監管層面的好消息。美聯儲宣布撤銷窒息點行動2.0,代表著針對銀行與加密市場往來長達三年的高壓監管時代告一段落。但狂歡之後,我們更應該保持冷靜的思考:這真的是加密貨幣的黃金時代要來了嗎?還是說,這只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利好最直接的體現,是銀行服務加密行業的門檻大幅降低,法律風險大幅下降,更多銀行可能為加密企業提供帳戶、支付和托管服務。此外,穩定幣發行商和交易所的法幣通道將因此更加順暢。這意味著,加密企業將更容易獲得傳統金融服務,從而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但與此同時,也意味著加密貨幣市場與傳統金融體系的聯繫將更加緊密,一旦加密貨幣市場出現風險,其蔓延至傳統金融體系的風險也將大大增加。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將加密友好政策作為優先事項,鮑威爾對穩定幣監管框架的肯定為市場注入了明確預期,這些密集的利好信號可能進一步吸引更多傳統金融機構進入市場,推高市場流動性,提振投資者信心。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傳統金融機構的入場,並不一定意味著加密貨幣市場的春天到來。相反,它們可能會利用自身的優勢地位,控制甚至壟斷加密貨幣市場,將其納入自己的利益版圖。這對於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精神而言,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因此,美聯儲撤銷窒息點行動2.0,絕不意味著加密貨幣行業可以高枕無憂。相反,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也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在享受監管紅利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潛在的風險,並積極探索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加密貨幣的下一個監管風口在哪裡?是更加寬鬆的監管環境?還是更加嚴厲的監管措施?這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需要我們持續關注和深入思考。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近期文章

  • SEC監管風暴:人事地震、政策轉彎,加密貨幣的「百味人生」?
  • 穩定幣大戰:USDT與USDC的合規、生態系之爭,央行政策影響?
  • 港股「新消費」浪潮:中國品牌全球化突圍與投資機遇
  • 618落幕:三麗鷗、NBA Line與國貨崛起,窺探消費慾望與理性選擇
  • A股震盪:頁岩氣狂飆,威力彩與誰的百味人生?

近期评论

您尚未收到任何评论。

归档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分类

  • 宏观经济
  • 市场动态
  • 投资策略
  • 综合金融
©2025 「财基网」财富基石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