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财基网」财富基石

象征财富管理、资产累积的关键策略与工具。

Menu
  • 市场动态
  • 宏观经济
  • 投资策略
  • 综合金融
Menu

以太坊暴涨真相:机构谨慎,散户狂欢,DeFi格局巨变!

Posted on 2025-05-21

以太坊反弹背后的冰与火:价值重构下的真实面貌?

当以太坊价格经历了一轮剧烈的过山车,从1385美元的谷底反弹至2700美元,这看似光鲜的97.7%涨幅背后,实则暗流涌动,上演着一场冰火两重天的资本割裂剧。一方面,机构资金在以太坊ETF市场表现得异常谨慎,畏首畏尾,仿佛深水区摸石头过河;另一方面,衍生品市场却燃起了熊熊烈火,合约持仓量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定格在322亿美元的历史巅峰。这种反差,令人不禁要问:这究竟是市场信心的真实体现,还是资本豪赌的一场幻梦?

被割裂的市场情绪:ETF的犹豫与合约的狂热

截至5月18日,美国以太坊ETF的总净资产金额为89.7亿美元,仅占以太坊总市值的2.89%。这个数字与财大气粗的比特币ETF(占比5.95%)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机构的偏爱显而易见,比特币依旧是他们眼中的“数字黄金”,而以太坊,似乎还只是一个有待验证的“潜力股”。再看看资金流向,从2月份到4月底,以太坊ETF的资金状态基本是“只出不进”,偶有回流也是杯水车薪。直到4月21日才开始出现转机,但整体回流数据依然乏善可陈。整个4月,以太坊ETF净流入约为6625万美元,5月至今更是只有可怜的3000万美元。这不禁让人怀疑,机构投资者对以太坊的“爱”,究竟有几分真情实意?

数据背离:反弹是价值回归还是虚假繁荣?

更有意思的是,Glassnode的数据显示,以太坊的“净未实现利润/亏损”(NUPL)值也是在4月底才勉强转正。要知道,4月1日至22日期间,以太坊价格一度跌破1800美元,最低探至1385美元。这意味着,当价格跌破1800美元时,大部分持仓地址都陷入了亏损的泥潭。当然,这种负值有时也被解读为市场触底反弹的信号,意味着抛售压力已经接近极限。然而,即便到了5月17日,NUPL值也只达到了0.328,按照这个数值,以太坊依旧处于牛市初期或复苏期,远未达到那种令人亢奋的“极度乐观”状态。这是否意味着,这波反弹仅仅是昙花一现,无法支撑起以太坊真正的价值回归?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随着价格反弹,以太坊链上余额大于1个ETH的地址数量反而出现了下跌。要知道,在此前价格下跌的过程中,这个数据可是始终保持着上涨的势头,这说明不少投资者选择在下跌阶段抄底买入。然而,当价格上涨至1800美元以上后,部分地址却选择了获利出局。虽然这个比例下降的幅度并不算大,只有千分之一左右,但足以说明,并非所有人都对以太坊的未来充满信心。不过,随着价格回升,目前以太坊的盈利地址百分比已经达到了60%,但究竟有多少人是真正的赢家,又有多少人只是在账面上“看起来很美”?这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虽然近期的价格反弹距离历史高点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在合约持仓量上,以太坊却创下了历史新高。5月14日,以太坊合约持仓量达到了惊人的322.49亿美元,几乎与历史最高水平持平。上一次达到这个数值还是在2025年1月至2月,当时以太坊的价格在3000至3800美元之间波动。这似乎表明,市场依旧热衷于在以太坊上进行高风险的“下注”,但这种“热情”究竟是建立在对以太坊价值的深刻理解之上,还是仅仅出于对短期利益的盲目追逐?这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总而言之,从市场和资金方面的数据来看,以太坊在4月底的价格底部区间迎来了资金的正向流入,随后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上涨,最高涨幅接近翻倍。然而,从资金的流入量,尤其是ETF的资金流量来看,目前传统机构资金增加的比例仍然不高。这也就意味着,这波反弹或许更多的是由散户和合约交易者推动的,而机构投资者依旧保持着谨慎的观望态度。那么,这波反弹究竟是价值回归的号角,还是虚假繁荣的泡沫?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链上活动的困境:TVL回升难掩交易疲软

如果说价格反弹还能给以太坊一丝安慰,那么链上活动数据的表现则多少有些令人失望。尽管TVL(总锁定价值)有所回升,但交易量却始终不见起色,宛如一个病人,体温有所回升,但精神状态却依旧萎靡不振。

低Gas费的无效刺激:交易量为何不见起色?

先来看活跃地址数,以太坊活跃地址的变化并不明显,目前的数值仍在每日40万到60万之间的区间波动。这种波动规律已经维持了超过1年的时间,虽然近期的波动曲线有突破60万区间的走势,但这更像是心电图上的一丝挣扎,难以掩盖其整体的平庸。如果说活跃地址数代表着以太坊生态的“人气”,那么这个“人气”显然已经停滞了太久,需要一剂强心针才能重新焕发活力。

另一个重要的数据是TVL,以美元计价的TVL自4月22日开始反弹上升,从450亿美元左右最高涨至646亿美元左右。但问题在于,以太坊价格在此阶段也出现了大幅上涨,这使得TVL的增长显得有些“虚胖”。为了更清晰地了解链上真实情况,我们不妨将TVL切换为ETH计价。结果显示,自4月9日以来,以太坊链上的ETH质押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从最高的3026万枚最低降至2400万枚,降幅高达20%。这意味着,尽管以美元计价的TVL有所上升,但实际质押在链上的ETH数量却在减少,这无疑给以太坊的“健康状况”敲响了警钟。

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以太坊价格快速上涨过程中,一部分资金选择了获利了结,或是为了避免无偿损失而减少了代币持有量。换句话说,当价格上涨时,人们更愿意将ETH卖出,而不是继续质押在链上。这是否意味着,以太坊的质押激励机制已经失去了吸引力?还是说,人们对以太坊的长期价值已经产生了动摇?

质押市场的暗流涌动:谁在离场?

更令人费解的是,以太坊团队一直试图通过降低Gas费来刺激链上交易,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截至2025年5月16日,以太坊平均Gas价格为3.572 Gwei,较前一日大幅下降21.57%,同比去年更是骤降51.76%。近30天的Gas费总体呈下降趋势,5月8日曾短暂飙升至10.61 Gwei,但近期多维持在8Gwei以下,5月3日甚至低至1.6Gwei。这种变化与Pectra升级中的EIP-7691旨在通过扩展blob空间来降低L2费用的初衷相符。然而,极低的Gas费似乎并没有激发链上交易的增长。在每日的交易笔数方面,我们并未看到有明显的提升。这是否意味着,Gas费并非是以太坊交易量低迷的唯一原因?或许,问题的根源在于其他方面,例如缺乏创新性的应用,或是用户对以太坊生态的信心不足?

DeFi格局的异变:稳定币霸权与生态转型之殇

如果说交易量的低迷还能用Gas费来解释,那么DeFi格局的转变则更像是一种“慢性病”,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以太坊的根基。稳定币的崛起,看似繁荣,实则隐藏着以太坊生态转型的阵痛。

稳定币的统治:DeFi的未来在哪里?

链上的质押数据显示,从4月15日至5月5日之间,以太坊的质押量始终处于净流出状态。尤其是Coinbase,近6个月的质押流出了高达30%。目前,质押量最多的验证者仍然是Lido,质押量达到911万枚。但即使是Lido,也难逃质押量下滑的命运。这是否意味着,以太坊的PoS(权益证明)机制正在面临挑战?还是说,其他DeFi协议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收益机会,导致资金纷纷流出以太坊?

再来看链上DEX(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以太坊主网在进入2025年后明显进入了活跃期。这一周期的活跃度明显高于2024年的表现,接近2021年到2022年的高峰时期。这似乎是一个好消息,但如果仔细分析交易的构成,就会发现,近期的交易活跃度上升主要来自于稳定币相关的交易。USDT近30天在以太坊上产生了高达5.68亿美元的费用。截至5月18日,以太坊仍然是稳定币发行量最大的公链,占比超过50%,总发行量达到了1273亿美元,是以太坊DeFi TVL的两倍。这意味着,以太坊正在逐渐沦为一个“稳定币的乐园”,而其他DeFi应用的生存空间则越来越小。

大户专属链:以太坊的精英化趋势

通过对以太坊链上资金类别的分析可以看出,以太坊链上有接近一半的交易是由稳定币和ETH转账完成的。而且,稳定币的交易占比明显在增加,DeFi和ERC-20代币的交易占比实际上仍在下降。这进一步印证了以太坊正在向链上的资产价值存储中心的角色进行转变,而MEME(迷因币)和应用类的发展似乎受到了制约。由此看来,以太坊一直以来试图通过降低手续费,提升交易速度的方式提振活跃度的策略或许很难奏效。因为对于那些只关心资产存储的大户来说,交易速度和手续费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他们更关心的是安全性、稳定性和流动性。

此外,以太坊的平均链上单笔转账金额近期虽然也有下滑,但仍然处在数千美元到1万美元之间。这个数据在所有公链当中遥遥领先,Solana的这一数据一般仅为几十美元。这说明,以太坊是不折不扣的大户专属链。普通用户很难在以太坊上进行小额交易,因为高昂的Gas费会让他们望而却步。这是否意味着,以太坊正在逐渐失去其“去中心化”的初心,沦为少数精英的“俱乐部”?

Pectra升级的承诺与现实:以太坊能否走出舒适区?

以太坊近期的价格大反弹背后,更像是转型期阵痛后的结果。一方面,以太坊生态通过不断的的技术更新和升级努力将性能优化,降低Gas费用,提升交易速度。从EIP-1559到rollup方案,再到即将到来的Pectra升级,以太坊社区似乎一直在努力解决其长期存在的痛点。然而,这些努力似乎并未完全奏效。交易量依然低迷,DeFi生态也面临着稳定币的挤压,以太坊似乎陷入了一个“升级-失望-再升级”的循环。

Pectra升级能否真正改善以太坊的现状?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虽然Pectra升级承诺将进一步降低L2费用,并提升以太坊的性能,但正如我们之前所看到的,降低Gas费用似乎并不能有效地刺激链上交易。或许,以太坊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优化性能,更重要的是激发创新,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用户加入其生态。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区块链世界中,以太坊能否走出舒适区,迎接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以太坊正在逐渐成为大体量资金和稳定币交易的集中之处。大户们似乎很满意以太坊现在这种链上冷清的状态,因为这保证了他们的交易不会受到拥堵的影响。而且,以太坊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这对于那些需要存储大量资产的用户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如果以太坊仅仅成为一个大户专属的“金库”,那么它是否还能保持其“去中心化”的特性?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此,单一指标的涨跌已难以简单定义以太坊的“好”与“坏”。市场或许需要超越以往的增长叙事,重新审视和理解以太坊在多链格局下的核心角色与长期价值。与其执着于判断其是“崛起”还是“衰落”,不如认识到,在经历了种种喧嚣与迭代之后,一个更成熟和“稳定”的以太坊,可能正是其演化的必然方向和最终面貌。但这是否意味着以太坊将逐渐失去其创新性和活力?又是否意味着以太坊将最终沦为一个平庸的区块链?这些问题,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近期文章

  • 俄中论坛哈巴罗夫斯克举行:聚焦美股投资、经贸合作,蔡依林元素或添彩
  • 比特幣再破十萬美元,蔡依林 solo 般獨漲?美債殖利率、國泰金與機構押注成關鍵
  • A股量化割韭菜,政策頻出難改蝸行,劉揚偉也難解?
  • A股結構性行情:蘇花公路上的路怒症,誰在創新高?
  • 正弦电气股价下跌解析:资金流向、融资融券与基本面分析

近期评论

您尚未收到任何评论。

归档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分类

  • 宏观经济
  • 市场动态
  • 投资策略
  • 综合金融
©2025 「财基网」财富基石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