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風雲:穩定幣法案的豪賭與暗湧
《GENIUS法案》:看似天才,實則暗藏玄機?
華盛頓特區,永遠是政治角力的競技場。《GENIUS法案》,一個聽起來充滿科技感的名稱,實則包裹著美國首個全面的聯邦穩定幣監管框架。這項法案,預計將在6月11日(週三)於參議院進行表決,而這背後,是一場關乎權力、利益和未來的豪賭。這真的是天才之舉,還是另一次政治算計?恐怕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想到最近台灣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號稱打炒房,結果呢?還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種監管,真的能保護消費者,還是只會讓大財團更容易壟斷市場?
參議院的角力:Thune的動議與60票的門檻
參議院多數黨黨鞭John Thune提交了結束辯論動議,這意味著這場戲碼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結束辯論動議,說白了就是一種政治手段,用來限制辯論時間,強迫大家進行最終投票。參議院預計將有30小時的集中辯論,然後就是關鍵的投票時刻。重點是,這項法案需要60票才能通過,這可不是一個容易達成的數字。這背後,各方勢力肯定會使出渾身解數,拉攏選票。搞不好,檯面下還會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交易呢!
Hagerty修正案:銀行與幣圈的利益平衡?
議員Bill Hagerty提出的修正案#2307,試圖在銀行業和數位資產公司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修正案允許市值低於100億美元的穩定幣發行方選擇州監管,而超過這個門檻的則納入聯邦監管。此外,發行方還需要以1:1的比例用美元或美國國債等高流動性資產作為背書,並強制每月驗證和公開披露。最引人爭議的是,法案禁止發行收益型穩定幣,這顯然是為了保護傳統銀行業的利益。但這也引發了幣圈的不滿,認為這是在扼殺創新。看看這個修正案,簡直就是利益分配的縮影!誰的拳頭大,誰就能多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