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甲醇价格未能延续往年同期上涨行情,反而在短暂冲高后回落,整体走势偏弱,港口现货基差进一步走弱。
市场核心矛盾在于港口高库存和供应收缩预期。春节期间,甲醇下游行业检修增多,开工率普遍下降,其中甲醛、MTBE、醋酸和MTO开工率均创近年春节期间新低,需求端提振不足导致港口库存持续攀升,截至2月19日,中国甲醇港口库存总量达100.12万吨。
库存累积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供需错配:内地与港口价差扩大,导致西北等产区货源涌入华东港口;下游需求恢复滞后,传统行业复工采购谨慎,部分烯烃装置检修,进口货源到港,进一步加剧港口库存压力。
与港口累库形成对比的是,内地工厂在节后第二周开始去库,这得益于主产区大型甲醇工厂良好出货和下游积极采购低价货源。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内地库存低于去年同期,传统需求韧性犹存,预计将逐渐去化。但港口库存压力短期内难以缓解,未来一到两周可能继续小幅上涨。
影响未来甲醇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包括:下游复工情况(尤其关注MTO装置重启和传统下游需求恢复),伊朗甲醇装置重启时间,以及国内大型装置的春检计划。此外,港口烯烃企业的原料采购动向和进口货源到港情况也至关重要。
目前,煤炭价格下跌,内地煤制甲醇利润良好,短期内降价排库压力较小。但市场预期不明朗,存在较大变数,未来走势难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