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特朗普政府的隱憂與債務危機
許多人對特朗普政府抱持著諸多擔憂:貿易戰引發股市震盪、消費者信心下滑,對普京的示好疏遠了歐洲盟友,以及馬斯克主導的政府效率改革可能夾帶清除異己之嫌,甚至還有人擔心特朗普政府會擴大總統權力,打壓異議人士。然而,除了這些,還有一個更為嚴峻的問題浮出水面:在現有國債已經難以為繼的情況下,特朗普及其共和黨正醞釀著新一輪的大規模舉債。這無疑給美國經濟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美國國債攀升的歷史回顧:民主黨與共和黨的責任
需要明確的是,當前美國的債務問題並非完全由特朗普政府造成,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回顧1980年以來的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增長歷程,可以更清晰地認識到問題的根源。
1980年以來國債增長的三個階段
美國國債的增長主要集中在三個顯著的階段:首先是里根和老布什執政的80年代至90年代初;其次是奧巴馬政府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再次則是特朗普首次執政期間的新冠疫情爆發。
長期攀升的兩大原因:挑戰應對與減稅政策
總體而言,美國政府債務的長期攀升主要歸因於以下兩個原因:一是美國政府為應對重大挑戰(如冷戰、大衰退和新冠疫情)而進行的大規模舉債;二是共和黨政府長期奉行的減稅政策,同時卻未能有效控制政府支出。
拜登政府時期的財政轉變:支出增加與債務問題
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民主黨一度被視為在財政上更為負責任的政黨。然而,在拜登政府的領導下,這一傳統模式被打破。儘管聯邦債務負擔在拜登任內有所下降,但這很大程度上是通脹飆升的結果。
疫情後的支出持續與未增稅的困境
拜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大規模支出計劃,包括疫情救濟、學生貸款減免和醫療保健補貼。雖然疫情救濟支出已經結束,但其他支出仍在持續,而拜登政府並未採取相應的增稅措施來彌補這些支出。
作者反思:對債務問題的重新評估
結果是,即便美國經濟強勁復甦且新冠疫情威脅消退,拜登政府仍然以在非疫情或經濟蕭條時期前所未有的速度繼續舉債。
作者坦言,在2021-2022年期間,他對債務問題的關注不足,原因包括:通脹侵蝕了債務價值、預期利率會下降,以及認為疫情救濟支出結束後政府赤字將得到控制。更令人擔憂的是,民主黨的財政政策核心理念似乎已發生重大轉變,從主張加稅轉變為推行無資金來源的支出計劃。因此,作者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呼籲政府實施財政緊縮政策。
利率上升:債務問題的核心
誠如文章開頭的圖表所示,利率上升是當前債務問題日益凸顯的直接原因。
再融資壓力與利息成本攀升
隨著政府發行的債券規模不斷擴大,這些債務不得不以更高的利率進行再融資,導致利息成本佔GDP的比重急劇攀升。這些利息支出比例即將突破20世紀90年代初創下的歷史最高紀錄。
共和黨的減稅計劃與美國經濟的困境
然而,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共和黨正在準備實施大規模減稅政策,這無疑將使問題雪上加霜。
兩黨財政政策失衡的後果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民主黨在財政上變得不負責任,而共和黨非但沒有實行財政緊縮來解決問題,反而變得更加揮霍無度。其結果是,美國經濟正走向一個潛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