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财基网」财富基石

象征财富管理、资产累积的关键策略与工具。

Menu
  • 市场动态
  • 宏观经济
  • 投资策略
  • 综合金融
Menu

基金经理“卖身”机器人?2025年Q1业绩狂飙背后,竟是惊天阴谋!

Posted on 2025-04-01

2025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业绩领跑:一场由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主导的狂欢?

公募基金一季度业绩速览:机器人概念“一骑绝尘”

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业绩放榜,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表现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Wind数据显示,在多达4511只主动权益基金中,平均收益率仅为3.88%,但头部基金的表现却如同坐上了火箭,收益率突破20%的比比皆是。更令人瞩目的是,业绩排名前三的基金——鹏华碳中和主题A、平安先进制造主题A和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无一例外都将重仓押在了人形机器人赛道上,收益率均超过了惊人的50%!这不禁让人怀疑,难道是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成了基金业绩的“救命稻草”?

头部基金经理的“机器人情结”:是远见卓识还是集体炒作?

这三家基金的基金经理似乎对人形机器人有着非同寻常的“情结”。在他们最新披露的2024年年报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强烈看好。鹏华碳中和主题的基金经理闫思倩更是直言,人形机器人是“从0到1的新兴产业空间巨大”。平安先进制造主题的基金经理张荫先则将目光聚焦于人形机器人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计方案。永赢先进制造智选的基金经理张璐更是大胆预测,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破晓之年”。

这种集体看好,是基金经理们经过深入研究后达成的共识,还是仅仅为了迎合市场热点、博取眼球的“集体炒作”?我不禁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在资本市场上,一致预期往往意味着风险的积聚。当所有人都涌向同一个风口,往往也是泡沫破裂的前兆。

冠军基金深度解剖:鹏华碳中和主题的“机器人赌局”

重仓股“大换血”:新能源的“壳”,机器人的“魂”?

细看一季度冠军基金——鹏华碳中和主题A的前十大重仓股,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北特科技、禾川科技、五洲新春、步科股份……这些公司大多与“碳中和”概念关系不大,反而与机器人产业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再看看其隐形重仓股,震裕科技、金沃股份、汉威科技、华依科技,同样是机器人概念股唱主角。这不禁让人怀疑,鹏华碳中和主题A,到底是“碳中和”基金,还是披着“碳中和”外衣的“机器人”基金?这让人怀疑基金经理是否挂羊头卖狗肉,利用政策概念的“壳”,行机器人概念炒作之实。

基金经理的乐观展望:是价值投资还是风险偏好?

闫思倩在年报中对2025年宏观经济触底修复持乐观态度,认为财政与流动性充裕,证券市场预计总体表现较好。这种乐观的展望固然令人鼓舞,但仔细分析其逻辑,却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宏观经济的修复并非一蹴而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将基金业绩的希望寄托于宏观经济的“触底修复”,是否过于理想化?更何况,闫思倩还表示,要重点把握更多成长行业及个股α机会。这种积极拥抱高风险高收益的策略,究竟是价值投资,还是风险偏好?

碳中和的“幌子”:真的是为了环保吗?

更值得玩味的是,闫思倩声称,碳中和基金主要投资于新能源、制造业等行业,并认为新能源为代表的制造业具备长期机会。诚然,新能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将投资重心放在机器人产业链上,真的能为“碳中和”做出贡献吗?或者说,“碳中和”只是一个吸引眼球的“幌子”,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炒作机器人概念,为基金带来更高的收益?我不禁要质问,这种做法,对得起“碳中和”这三个字吗?

人形机器人:一场技术革命,还是一场资本游戏?

平安先进制造与永赢先进制造智选的“机器人共识”:英雄所见略同,还是随波逐流?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A和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的基金经理,也同样对人形机器人赛道情有独钟。从他们的隐形重仓股名单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大量机器人概念股的身影。这种“英雄所见略同”的现象,固然可以解读为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但也不排除“随波逐流”的可能性。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屡见不鲜。当一个概念被市场追捧,基金经理们往往会不约而同地涌入,希望能分一杯羹。这种行为,到底是出于理性判断,还是出于对落后的恐惧?

产业链掘金:谁在唱多,谁在套现?

随着人形机器人概念的持续升温,整个产业链都开始躁动起来。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本体制造商,下游的应用企业,都纷纷加入了这场“掘金”盛宴。然而,在这场盛宴中,谁是真正的受益者?是那些埋头苦干、默默研发技术的企业,还是那些趁机炒作概念、收割韭菜的资本玩家?我们不得不警惕,在这场看似光鲜亮丽的“技术革命”背后,是否隐藏着一场精心策划的“资本游戏”。

量产元年?技术瓶颈与商业化难题:泡沫何时破裂?

张璐预测,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破晓之年”。然而,现实情况真的如此乐观吗?目前,人形机器人仍然面临着诸多技术瓶颈,比如续航能力、运动灵活性、智能化水平等等。此外,商业化难题也是横亘在人形机器人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高昂的成本、有限的应用场景,使得人形机器人难以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所谓的“量产元年”,恐怕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这场“机器人狂欢”,最终也难逃泡沫破裂的命运。

智能化迷思:人形机器人真的是“具身智能”的未来吗?

张璐将当前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与智能驾驶L1-L5级别对比,认为其基本相当于L1到L2层级,智能化水平仍有巨大发展空间。这种对比固然形象,但也存在误导性。智能驾驶的实现,依赖于大量的传感器、地图数据和算法模型。而人形机器人则需要在更加复杂、更加动态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决策和行动,对人工智能的要求更高。仅仅依靠“大模型”、运动控制、机器视觉、语音交互等技术,真的能让人形机器人拥有“具身智能”吗?我认为,这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未知数。

Sophia机器人

(图为人形机器人Sophia,其智能程度一直备受争议。)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近期文章

  • SEC監管風暴:人事地震、政策轉彎,加密貨幣的「百味人生」?
  • 穩定幣大戰:USDT與USDC的合規、生態系之爭,央行政策影響?
  • 港股「新消費」浪潮:中國品牌全球化突圍與投資機遇
  • 618落幕:三麗鷗、NBA Line與國貨崛起,窺探消費慾望與理性選擇
  • A股震盪:頁岩氣狂飆,威力彩與誰的百味人生?

近期评论

您尚未收到任何评论。

归档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分类

  • 宏观经济
  • 市场动态
  • 投资策略
  • 综合金融
©2025 「财基网」财富基石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