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财基网」财富基石

象征财富管理、资产累积的关键策略与工具。

Menu
  • 市场动态
  • 宏观经济
  • 投资策略
  • 综合金融
Menu

Robinhood CEO 狂吹未來:是韭菜收割機的轟鳴,還是華爾街狼人的哀嚎?

Posted on 2025-04-03

Robinhood CEO 再度亮相 Bankless:是佈道還是炒作?

Vlad Tenev 又來了。這位 Robinhood 的掌門人,再次做客 Bankless 節目,高談闊論資產代幣化、加密貨幣監管,以及 Robinhood 的“創新”產品。聽他描繪的藍圖,彷彿一個嶄新的金融世界即將開啟,人人都能輕鬆參與,共享繁榮。但等等,這真的是一場真誠的對話,還是精心策劃的公關秀?

一個“令人振奮”的未來?別逗了!

Tenev 在訪談中不遺餘力地推銷他的“未來圖景”:SpaceX、OpenAI 的股權代幣化,預測市場的“真相機器”功能,還有 Strategies、Cortex、Banking 三款“劃時代”的新產品。但仔細分析,這些所謂的“創新”,有多少是真正解決了用戶痛點,又有多少只是換湯不換藥的概念炒作?更何況,Robinhood 此前在遊戲驛站(GameStop)事件中的表現,早已讓其“為所有人實現民主化金融”的口號顯得格外諷刺。如今,這位 CEO 再次粉墨登場,大談特談“令人振奮的未來”,實在讓人難以信服,更像是為了挽回聲譽,拉抬股價的精心佈局。

監管“鬆綁”:解放生產力還是飲鴆止渴?

Tenev 將美國加密貨幣監管環境的“新變化”視為 Robinhood 的重大機遇,認為新政府的政策為機構投資者打開了大門,並結束了“通過執法來進行監管”的時代。但這種樂觀的論調,是否過於一廂情願?監管的本質,從來不是為了扼殺創新,而是為了保護投資者,維護市場秩序。一味地追求“鬆綁”,很可能導致劣幣驅逐良幣,讓加密貨幣市場再次淪為投機者的樂園。

停止“全面攻擊”?早幹嘛去了?

Tenev 聲稱,SEC 結束了對加密貨幣的“全面攻擊”,讓 Robinhood 感到“解脫”。但事實上,SEC 的監管行動,針對的是那些欺詐、違規行為,旨在保護投資者免受損失。如果 Robinhood 自身沒有問題,又何懼 SEC 的調查?這種將監管視為“攻擊”的言論,暴露了其對合規的輕視,以及對自身行為的辯解。

Memecoin 的“法律地位”:認真你就輸了

SEC 對 Memecoin 法律地位的“明確”,被 Tenev 視為監管清晰化的“重大進步”。然而,Memecoin 本身就是一種投機性極強的資產,其價值完全建立在社群共識和情緒炒作之上。將精力放在 Memecoin 的監管上,是否有些本末倒置?更重要的是,這種“清晰化”是否會鼓勵更多人參與 Memecoin 的炒作,最終導致更多投資者血本無歸?

Staking 的“清晰性”:華爾街的又一塊肥肉?

關於 Staking 是否屬於證券的“清晰性增加”,也被 Tenev 視為利好。他認為,這有助於美國消費者從更受監管的平臺上獲得更多收益。但 Staking 的本質,是將資產鎖定在區塊鏈上,以換取額外的代幣獎勵。這種模式存在着諸多風險,例如區塊鏈安全漏洞、節點運營商的欺詐行為等等。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管,Staking 很可能成為華爾街的又一塊“肥肉”,最終受損的還是普通投資者。

市場結構法案:華麗外衣下的利益博弈

Tenev 將市場結構法案視為“釋放加密技術真正潛力”的關鍵,認為它將為加密資產如何融入現實世界的金融體系提供明確的框架。但市場結構法案的制定,必然涉及到各方利益的博弈。華爾街巨頭、加密貨幣公司、監管機構,誰能在這場博弈中佔據上風?最終的法案,又將如何影響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這些問題,遠比 Tenev 所描述的“光明前景”要複雜得多。

代幣化:潘多拉魔盒還是通往新世界的鑰匙?

代幣化,這個加密貨幣領域的熱門概念,在 Tenev 口中,仿佛是解決所有金融難題的萬靈藥。他認為,代幣化可以將非加密原生資產(例如國債、黃金、證券)搬上區塊鏈,使其可以自由交易,從而促進全球資本流動,降低投資門檻。但這種看似美好的願景,是否忽略了代幣化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穩定幣:美元霸權的續命丹?

Tenev 將穩定幣視為“代幣化的國債”,認為它有助於維持美元在全球的主導地位。但穩定幣的背後,隱藏着巨大的風險。如果穩定幣的發行機構缺乏透明度,或者其儲備資產存在問題,就可能引發擠兌,甚至導致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崩盤。此外,穩定幣還可能被用於洗錢、恐怖主義融資等非法活動,加劇金融風險。將穩定幣視為“美元霸權的續命丹”,未免過於樂觀。

證券代幣化:讓韭菜無國界?

Tenev 認為,證券代幣化可以“真正推動美國公司在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增加美國公司的股東池。他甚至聲稱,這將使美國以外的人更容易獲得“有效的財富建設工具”,應對購買力的損失。但證券代幣化的本質,是將傳統金融資產轉化為加密貨幣的形式,使其可以在區塊鏈上交易。這種模式的風險在於,它可能將傳統金融市場的風險引入加密貨幣市場,加劇市場波動。更重要的是,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管,證券代幣化很可能成為不法分子圈錢的工具,讓全球的投資者都成為“韭菜”。

SpaceX 股權代幣化:畫餅充飢還是指日可待?

Tenev 將 SpaceX 股權代幣化視為證券代幣化的“完美案例”,認為它可以讓普通投資者更容易地投資像 SpaceX 和 OpenAI 這樣的私人公司。但現實是,投資私人公司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風險,例如信息不透明、流動性差等等。即使 SpaceX 的股權被代幣化,這些風險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如果 SpaceX 股權代幣化真的實現,是否會吸引大量缺乏經驗的投資者湧入,最終導致他們血本無歸?

IPO 替代方案:新瓶裝舊酒?

Tenev 認為,代幣化證券的趨勢為 IPO 替代方案鋪平了道路,特別是在國際市場上。他認為,如果一家公司能夠在一個司法管轄區內的區塊鏈上發行代幣,就可以立即接觸到全球市場。但 IPO 的本質,是公司通過向公眾發行股票來籌集資金。代幣化證券能否真正替代 IPO,取決於它能否提供與 IPO 相同的透明度、信息披露和投資者保護。如果代幣化證券只是“新瓶裝舊酒”,缺乏必要的監管,它很可能淪為企業規避監管、圈錢的工具。

預測市場:所謂“真相機器”不過是賭徒樂園?

Vlad Tenev 將預測市場吹捧為“真相機器”,認為它比傳統媒體更能提供關於各種事件的準確預測。他甚至認為,預測市場是“新聞的進化”,可以讓人在事件發生之前獲取新聞。但這種過於理想化的描述,忽略了預測市場的本質:它仍然是一個賭博市場,其參與者往往受到情緒、偏見和信息不對稱的影響。

Robinhood 與 Kalshi:一丘之貉?

Robinhood 與 Kalshi 的合作,被 Tenev 解釋為 Robinhood 作為經紀商,將客戶的訂單路由到 Kalshi 這個指定合約市場 (DCM)。他試圖將 Robinhood 與 Kalshi 的關係,比作股票市場中的經紀商和交易所,以此來證明 Robinhood 在預測市場中的角色是合法合規的。但事實是,Kalshi 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預測市場,其合約往往涉及複雜的金融衍生品。普通投資者是否具備足夠的知識和經驗來參與 Kalshi 的交易?Robinhood 是否有義務向客戶提供充分的風險提示?這些問題,Tenev 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Polymarket:美國容不下“真話”?

Tenev 提到,像 Polymarket 這樣的預測市場,在美國無法合法運營,因為它們不是 DCM。他認為,這正是市場結構立法中需要澄清的問題。但 Polymarket 的問題,不僅僅在於它是否是 DCM,更在於它所提供的預測合約的性質。Polymarket 上的一些合約,涉及敏感的地緣政治事件,例如戰爭、恐怖襲擊等。這些合約是否符合公眾利益?是否會被用於操縱市場、散佈謠言?這些問題,監管機構顯然需要仔細評估。

預測市場的未來:報紙的進化?別鬧了!

Tenev 認為,預測市場的覆蓋範圍應該像報紙一樣廣泛,可以提供關於各種主題的預測。他甚至將預測市場比作報紙的“進化”。但這種比喻,未免過於牽強。報紙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傳播知識,而預測市場的目的是讓人們下注、賭博。將預測市場視為“報紙的進化”,不僅是對新聞業的侮辱,也是對預測市場本質的誤解。

地緣政治預測市場:火中取栗?

Tenev 承認,整合高風險的全球宏觀地緣政治預測市場,對社會是有意義的。但他同時強調,CFTC 對預測市場和事件合約有一個指導方針,規定了不應列出與公共利益相悖的預測市場。這種模稜兩可的表態,暗示了 Robinhood 在地緣政治預測市場上的謹慎態度。畢竟,地緣政治預測市場涉及高度敏感的信息,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國際爭端,甚至導致戰爭。在這種市場上“火中取栗”,風險極高。

Robinhood 的“三大件”:金融科技的又一次豪賭?

Robinhood 近期推出的 Strategies、Banking 和 Cortex 三款新產品,被 Tenev 稱為“為所有客戶提供與高淨值個人相同的訪問權限、機會和策略”的“三大件”。他將這種服務理念比作 iPhone,認為 Robinhood 正在用人人負擔得起的價格,為用戶提供奢華的產品體驗。但這種美好的願景,能否真正實現?或者說,這只不過是 Robinhood 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又一次豪賭?

Robinhood Banking:高淨值體驗?先過了風控再說!

Tenev 將 Robinhood Banking 定位為“私人銀行家”,旨在為用戶提供高淨值家庭辦公室式的金融服務。但私人銀行服務的核心,在於個性化的諮詢和定制化的產品。Robinhood Banking 能否真正提供這種服務?或者說,它只不過是提供一些標準化的銀行產品,然後貼上“高淨值”的標籤?更重要的是,Robinhood 的風控能力一直備受質疑。在遊戲驛站事件中,Robinhood 的風控系統未能有效控制風險,導致公司被迫限制用戶的交易。Robinhood Banking 能否吸取教訓,建立更完善的風控體系,保護用戶的資金安全?

Robinhood Cortex:AI 算命,信不信由你

Robinhood Cortex 被 Tenev 稱為“研究助理”,旨在利用 AI 技術,幫助用戶分析股票動態,構建期權交易策略。但 AI 的本質,是基於數據的算法。如果數據本身存在偏差,或者算法設計不合理,AI 的預測就可能出現錯誤。更重要的是,金融市場是高度複雜的,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AI 能否真正理解這些因素,做出準確的預測?或者說,Robinhood Cortex 只不過是一個“AI 算命先生”,其建議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運氣?

Robinhood Strategies:低價策略,真能打動人心?

Robinhood Strategies 是一個數字投資顧問,旨在幫助用戶構建和管理投資組合。Tenev 強調,Robinhood Strategies 採用了一種封頂收費模式,無論投資組合規模多大,費用都不會超過 250 美元。他認為,這種模式對高淨值客戶非常有吸引力,因為他們可以支付更少的費用,獲得相同的服務。但問題是,低價策略能否真正打動人心?投資者在選擇投資顧問時,往往更看重其專業能力、投資經驗和過往業績,而不是價格。Robinhood Strategies 能否證明自己具備足夠的競爭力,吸引到足夠多的客戶?或者說,它只不過是一個吸引眼球的噱頭,最終難逃失敗的命運?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近期文章

  • SEC監管風暴:人事地震、政策轉彎,加密貨幣的「百味人生」?
  • 穩定幣大戰:USDT與USDC的合規、生態系之爭,央行政策影響?
  • 港股「新消費」浪潮:中國品牌全球化突圍與投資機遇
  • 618落幕:三麗鷗、NBA Line與國貨崛起,窺探消費慾望與理性選擇
  • A股震盪:頁岩氣狂飆,威力彩與誰的百味人生?

近期评论

您尚未收到任何评论。

归档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分类

  • 宏观经济
  • 市场动态
  • 投资策略
  • 综合金融
©2025 「财基网」财富基石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