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市场凛冬将至?美国关税大棒下的黑色产业链反思
最近,美国又开始舞动它的关税大棒,扬言要对包括钢铁在内的多种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直接关系到我们钢铁行业的饭碗。别看现在螺纹钢、热卷的价格好像还挺坚挺,但这种表面上的平静,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随时可能被撕裂。
螺纹钢:需求疲软难掩,关税阴影下的脆弱反弹
先说螺纹钢,这玩意儿跟房地产的兴衰简直是捆绑销售。现在房子不好卖,螺纹钢的需求自然也上不去。虽然数据显示产量小幅回升,库存也在下降,但别忘了,这很大程度上是季节性因素在起作用。真正的问题是,需求恢复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供应增加的速度。
更让人担忧的是美国的“对等关税”。这不仅仅是加几块钱关税的问题,而是对整个市场情绪的打击。原本指望出口来缓解国内压力的钢厂,现在恐怕要傻眼了。海外市场的大门眼看着就要关上,国内需求又拉不起来,螺纹钢的价格还能撑多久?
别跟我说什么“旺季需求”,现在的市场,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如果大家普遍预期价格要下跌,谁还会囤货?只会加速抛售,让价格跌得更惨。所以,短期内螺纹钢盘面承压运行几乎是必然的。那些指望螺纹钢能逆势上涨的,恐怕要失望了。
热卷:出口受阻,内需不振,钢厂利润成镜中花
热卷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虽然产量略有回落,但库存降幅也在收窄,更糟糕的是,表观需求也在下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下游的汽车、家电等行业对热卷的需求开始走弱。
美国关税的影响会更加直接。热卷的出口本来就面临着各种贸易壁垒,现在又加上高额关税,简直是雪上加霜。更可气的是,钢厂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在拼命生产。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钢厂,毕竟现在生产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是,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只会让未来的日子更加难过。如果粗钢产量压减政策不能真正落实,热卷的供需矛盾只会越来越突出。到时候,价格下跌是必然的,钢厂的利润也会化为泡影。
铁矿石:海外矿商的盛宴,国内钢厂的苦涩
铁矿石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中国钢铁行业的命门。咱们自己没矿,或者说矿的品位太低,只能依赖进口。这就导致了海外矿商,特别是那几家巨头,可以肆无忌惮地操控价格,把中国的钢厂当成提款机。
供应端:巨头垄断,定价权旁落,谁来捍卫中国钢铁的未来?
看看澳洲和巴西的发货量,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价格就跟着上蹿下跳。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这些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干的都是趁火打劫的勾当。他们控制着全球铁矿石的供应,想涨价就涨价,根本不把中国的钢厂放在眼里。
更可悲的是,我们似乎对此毫无办法。所谓的“多元化”采购,喊了多少年了,结果呢?还不是只能乖乖地接受他们的定价?长此以往,中国钢铁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需求端:高炉复产难掩颓势,利润下滑敲响警钟
最近,国内有一些高炉复产了,铁水产量也有所增加。这看起来好像是个好消息,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这些复产的高炉,很多都是因为前期检修或者环保限产而被关停的。现在重新开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政府为了完成经济指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问题是,市场需求真的有那么旺盛吗?恐怕未必。房地产不行了,基建投资也在放缓,钢铁的需求增长空间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钢厂的利润已经开始下滑。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钢厂的生产积极性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再次出现停产减产的情况。
库存端:港口堆积如山,钢厂有苦难言,风险积聚何时爆发?
再看看港口的铁矿石库存,简直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这说明什么?说明市场对铁矿石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劲,大量的铁矿石被积压在港口,无法顺利进入钢厂。
钢厂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有些钢厂增加了铁矿石的库存,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这些库存就可能成为压垮钢厂的最后一根稻草。
后市展望:震荡背后暗流涌动,铁矿石价格博弈谁将胜出?
总的来说,铁矿石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海外矿商的垄断地位,国内需求的疲软,以及高企的库存,都给铁矿石价格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短期内,铁矿石价格可能会受到一些宏观消息的扰动,出现震荡整理的走势。
但从长远来看,铁矿石价格的下跌是不可避免的。除非中国能够打破海外矿商的垄断,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否则,只能继续忍受被“割韭菜”的命运。
双焦:煤炭企业的苟延残喘,焦化企业的步履维艰
焦炭和焦煤,这对难兄难弟,在钢铁产业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它们的日子,却并不好过。上游的煤炭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拼命增产;下游的焦化企业,则在钢厂的压榨下,苦苦挣扎。
焦炭:需求回暖难抵成本高企,关税恐慌雪上加霜
最近,焦炭的价格似乎有所回暖,主要是因为下游的需求在恢复。但这种回暖,并不能掩盖焦炭行业面临的困境。焦化企业开工负荷小幅提升,但独立焦化企业贡献了主要增量,钢厂焦化厂产量反而小幅减少,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钢厂更愿意采购外部焦炭,压低自身焦化厂的产量,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更要命的是,焦化企业的生产利润仍然很低,甚至亏损。这主要是因为焦煤的价格居高不下,挤压了焦炭的利润空间。
美国的关税政策,更是给焦炭行业带来了不确定性。虽然目前来看,关税对焦炭的直接影响可能不大,但它会加剧市场的恐慌情绪,影响下游的需求预期,从而间接影响焦炭的价格。
焦煤:进口依赖症难解,政策风险如悬顶之剑
焦煤的情况更加复杂。一方面,国内的煤炭企业也在努力增产,但另一方面,我们对进口焦煤的依赖度仍然很高。这就导致了焦煤的价格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更让人担忧的是,焦煤的进口还面临着政策风险。202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了大量的焦煤,一旦美国对华实施更严厉的贸易制裁,或者中国对美国焦煤采取反制措施,焦煤的供应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短期来看,铁水产量继续增加,对焦煤的需求有所提振。但从长远来看,焦煤的价格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上游煤矿企业为了生存,会继续增产;下游的焦化企业,则会努力寻找替代品,降低对焦煤的依赖。更何况现在中美关系紧张,关税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头上,随时可能掉下来。
废钢:最后的避风港?供需双增下的价格迷局
在钢铁行业面临重重困境的时候,废钢似乎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避风港。一方面,国内需求在恢复,对废钢的需求也在增加;另一方面,废钢的供应也在小幅发力。但这种供需双增的局面,也给废钢的价格带来了不确定性。
供给端:散户入场,质量堪忧,劣币驱逐良币何时休?
废钢的供应端,一直以来都比较分散。大量的废钢来自于回收站、拆解厂等小型企业,甚至个体户。这些散户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废钢的供应量。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质量问题。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一些不法商贩会将劣质废钢掺杂到优质废钢中,以次充好。这不仅影响了钢厂的生产效率,也给钢铁的质量带来了隐患。更重要的是,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破坏了整个废钢市场的秩序。
需求端:电炉利润暴跌,长流程钢厂的无奈选择
废钢的需求端,主要来自于两类钢厂:电炉钢厂和长流程钢厂。电炉钢厂以废钢为主要原料,对废钢的需求量较大。但最近,电炉钢厂的利润暴跌,甚至出现亏损。这主要是因为电费成本太高,以及钢材价格下跌。
在利润的压力下,一些电炉钢厂不得不降低开工率,甚至停产。这对废钢的需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长流程钢厂虽然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但也会掺杂一部分废钢,以降低生产成本。然而,由于铁矿石价格相对稳定,长流程钢厂对废钢的需求并没有显著增加。
库存端:钢厂囤积居奇,市场风险暗流涌动
最近,钢厂的废钢库存有所增加。这说明钢厂对未来的市场行情存在一定的担忧,希望通过囤积废钢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紧张。但这种囤积行为,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
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钢厂可能会大量抛售废钢,导致价格暴跌。反之,如果市场需求突然增加,钢厂又可能会惜售,导致价格暴涨。这种人为造成的市场波动,对整个废钢行业来说,都是不利的。
后市展望:关税风暴下的废钢市场,是机遇还是陷阱?
总的来说,废钢市场面临着复杂的局面。国内需求在恢复,但供应也在增加;电炉钢厂利润下滑,长流程钢厂需求有限;钢厂囤积居奇,市场风险暗流涌动。
美国的关税政策,更是给废钢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虽然废钢本身并不在关税清单上,但关税会影响整个钢铁行业的供需格局,从而间接影响废钢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废钢市场是机遇还是陷阱,谁也说不准。
铁合金:锰硅、硅铁的困兽之斗,减产自救能否奏效?
铁合金,作为钢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添加剂,就像味精一样,用量虽少,但作用关键。锰硅和硅铁,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种。然而,这两种铁合金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上游原料价格波动不定,下游钢厂压价毫不手软,生产企业只能在盈亏边缘苦苦挣扎。
锰硅:矿价下跌难掩颓势,钢厂压价何时休?
锰硅的价格,主要受到锰矿价格的影响。最近,锰矿市场消息不断,一会儿是UMK宣布减产,一会儿是南非要调整出口关税。这些消息,在短期内可能会对锰矿价格产生一定的支撑。
然而,从长期来看,锰矿价格仍然面临着下跌的压力。一方面,全球锰矿的供应量仍然很大;另一方面,下游钢厂的需求并没有显著增加。更重要的是,钢厂在锰硅的采购中,拥有很强的话语权。他们可以联合起来压低价格,让锰硅生产企业无利可图。
目前,锰硅生产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为了生存,一些企业开始考虑减产或者停产。但这种减产行为,能否真正扭转锰硅市场的颓势,仍然有待观察。毕竟,只要钢厂的需求不增加,锰硅的价格就很难有实质性的上涨。
硅铁:内蒙停产能否力挽狂澜?下游需求才是关键
硅铁的情况与锰硅类似。硅铁的价格,主要受到生产成本和下游需求的影响。最近,硅铁的主要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硅铁生产企业的利润有所回升。然而,这种回升是微弱的,很多企业仍然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
为了应对市场低迷,内蒙地区的一些硅铁生产企业计划停产。这在短期内可能会减少硅铁的供应量,对价格产生一定的支撑。但从长远来看,硅铁价格能否真正上涨,关键还是取决于下游的需求。
目前,硅铁的下游需求主要来自于钢铁、镁等行业。然而,这些行业的发展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和环保压力,镁行业则受到市场需求不足的困扰。在下游需求不振的情况下,硅铁价格很难有持续上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