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的困局:高开工与贸易战的双重夹击
一季度回顾:以碱补氯的无奈,PVC的疲软挣扎
今年一季度,PVC市场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吧唧的。别跟我扯什么“以碱补氯”,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说白了,还不是烧碱那帮孙子年前价格炒得太高,逼得PVC不得不硬着头皮往上顶?结果呢?烧碱赚得盆满钵满,PVC这边却苦不堪言,开工率是上去了,但利润呢?全喂了烧碱那群狼!市场一片哀嚎,搞得我一个朋友,做PVC贸易的,天天跟我抱怨,说这行是越来越难混了。年前还指望着能靠PVC多挣点儿,结果全成了泡影。这哪是“以碱补氯”,分明就是“以氯养碱”!
我就纳闷了,这帮搞研究的,一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数据模型一套一套的,真能理解我们这些在市场一线摸爬滚打的人的苦衷吗?什么“弱势震荡”,说得好听!说白了就是跌跌不休,看不到希望!我承认,年前烧碱价格高企确实给PVC带来了一些向下的空间,但问题是,这空间又能有多大?成本就摆在那儿,跌破了成本线,谁还愿意干?最后还不是僵持着,大家一起难受?
真要我说,这“以碱补氯”的策略,就是饮鸩止渴!短期内可能缓解一下烧碱的压力,但长期来看,只会加剧PVC的供需矛盾。大家都知道,PVC这玩意儿,产能过剩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现在为了保住烧碱,硬着头皮提高PVC的开工率,这不是火上浇油吗?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把整个行业都拖下水!
二季度展望:新增产能的堰塞湖,出口关税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展望二季度?呵呵,我只能说,形势更不乐观!这帮化工企业,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拼命上新产能!新浦化学那50万吨的产能,还没完全消化呢,二季度又冒出来70万吨!这简直就是一座堰塞湖,随时可能决堤!
更要命的是,出口这根救命稻草,现在也变得岌岌可危。什么地板出口,听着好听,实际上利润薄得跟纸一样。现在好了,美国佬一挥舞关税大棒,直接把这根稻草给砍断了!说什么“影响更大”,这还用说吗?本来就靠着量大才能勉强维持,现在关税一上来,成本蹭蹭往上涨,谁还愿意买你的地板?到时候,这部分产能肯定要回流到国内,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
别跟我说什么“缓解部分压力”,纯粹是自欺欺人!出口关税的影响,绝对比想象的要大得多。这不仅仅是影响地板行业,还会波及整个PVC产业链。你想想,地板厂倒闭了,谁还需要PVC?下游需求萎缩,上游的日子能好过吗?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我真搞不懂,这帮专家是怎么分析的?难道他们不知道,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挑战有多大吗?内需不振,外贸受阻,PVC行业又能独善其身吗?指望出口来解决问题,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想办法刺激内需,但问题是,谁来刺激?怎么刺激?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策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低买策略的风险与机遇
“低估值下单边等待降负荷且供需改善后低买”?这策略听着挺美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呵呵,简直就是一场豪赌!
首先,什么叫“低估值”?谁来定义?这玩意儿本来就是个见仁见智的东西。现在PVC的价格,确实是跌了不少,但要说“低估”,我觉得还差得远。毕竟,供需矛盾摆在那儿,除非出现奇迹,否则价格很难有大幅上涨的空间。
其次,“等待降负荷”?这更是个未知数。现在谁也不愿意主动降负荷,毕竟,停产一天就意味着损失一天,谁也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大家都指望着别人先降,自己还能多赚点儿。这种情况下,降负荷的可能性有多大?我觉得,除非是亏损到实在无法忍受,否则,谁也不会轻易停产。
最后,“供需改善”?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新增产能源源不断,出口又面临关税压力,内需又迟迟不见起色,供需矛盾只会越来越严重。指望供需改善,还不如指望天上掉馅饼!
所以,这个“低买”策略,在我看来,风险远大于机遇。当然,如果你是那种风险偏好型的投资者,喜欢刀口舔血,那可以试试。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谨慎为妙。毕竟,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别到时候血本无归,哭都来不及!
说实话,我现在对PVC市场的前景,是越来越悲观了。产能过剩,需求萎靡,政策不明朗,各种不利因素交织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场完美的风暴。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策略都显得苍白无力。唉,只能说,希望渺茫,苟延残喘吧!
警惕:内外需双杀风险,产能出清的漫漫长路
要说现在PVC市场最大的风险,那就是内外需双杀!内需这块,房地产持续低迷,基建投资也看不到太大起色,下游需求根本撑不起来。出口那边,贸易战阴云密布,关税壁垒越来越高,指望出口来拉动需求,简直就是缘木求鱼。内外需同时萎缩,PVC市场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更可怕的是,产能过剩的问题,短期内根本无法解决。这帮化工企业,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拼命扩张产能。结果呢?市场消化不了,价格一路下跌,大家一起亏损。但即便如此,也没人愿意主动停产,都指望着别人先倒下,自己还能苟延残喘。
这种情况下,产能出清的路注定漫长而痛苦。可能要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洗牌,才能淘汰掉一部分落后产能,最终实现供需平衡。但问题是,这个过程需要多久?谁也说不清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又有多少企业要倒闭?又有多少人要失业?这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所以,我现在对PVC市场的未来,充满了担忧。这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问题,更关系到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产能过剩,不能有效刺激内需,不能有效应对贸易战,那么,PVC行业的前景,只能是黯淡无光。真希望国家能出台一些更给力的政策,帮助PVC行业走出困境,否则,这个行业的前景,实在是不容乐观啊!
烧碱的冰与火之歌:暴涨暴跌后的迷茫
一季度回顾:需求的“假高潮”与价格的自由落体
说起烧碱,今年一季度那简直就是坐了趟疯狂过山车。年前那波“氧化铝备货”和“非铝提前抢订单”,硬生生把价格给抬上天了,简直就是一场虚假的狂欢!这帮氧化铝厂和下游企业,也不知道是真缺货还是假炒作,反正就是拼命囤货,把烧碱的价格炒得跟火箭似的,嗖嗖往上涨。
结果呢?节后市场直接崩盘!这帮孙子备完货,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我们这些中间商和贸易商,在高位站岗,欲哭无泪。高价格刺激了供应,抑制了需求,市场一下子就失灵了。供应端一看价格这么高,开足马力生产,恨不得把未来十年的产量都给提前生产出来。需求端一看价格这么离谱,直接偃旗息鼓,能不买就不买,能少买就少买。
供需失衡,价格自然就一落千丈。之前涨得有多猛,现在跌得就有多惨!简直就是自由落体,一泻千里,看得人心惊肉跳。那些年前在高位囤货的,现在都哭晕在厕所了。我就认识一个朋友,年前囤了上百吨烧碱,结果节后价格暴跌,直接亏了几十万,差点没跳楼!
所以说,这市场啊,就是一场博弈,谁也别想占到太多便宜。涨得太猛,跌得就越惨,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那些妄想通过炒作来牟取暴利的,最终都会被市场教训得体无完肤。我算是看明白了,这烧碱市场,就是一场冰与火之歌,要么涨到让你热血沸腾,要么跌到让你心灰意冷,没有中间地带!
二季度展望:新增产能的压力,氧化铝需求的萎缩,出口的阴影
二季度?呵呵,烧碱的日子恐怕更不好过。先说说供应端,这帮搞化工的,跟PVC那边一个德行,就喜欢扎堆上产能!一季度刚投产了15万吨,二季度又来了20万吨!这新增产能,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
更要命的是,存量装置那边,也开始动摇了。以前烧碱价格高的时候,大家还能勉强维持高开工,现在烧碱和液氯一起跌,氯碱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估计开工率也要跟着下滑了。毕竟,谁也不愿意赔本赚吆喝,是吧?
再说说需求端,氧化铝那边,年前的备货需求已经过去了,而且,现在氧化铝市场也开始出现过剩的苗头,搞不好要开启负反馈。到时候,氧化铝的需求肯定会萎缩,烧碱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还有出口,现在也是阴云密布。美国佬的关税大棒,不仅仅砸向PVC,也砸向了纺织、印染等烧碱的下游行业。这些行业出口受阻,自然会减少对烧碱的需求。
所以说,二季度烧碱面临的压力,是全方位的。供应端新增产能,存量装置可能降负;需求端氧化铝萎缩,非铝出口受阻。在这种情况下,烧碱唯一的出路,就是降价、压产,想办法解决库存矛盾。
别跟我说什么“关注亏损降负后库存的改善及对现货的提振”,这纯粹是纸上谈兵!现在谁也不愿意主动降价,都指望着别人先降,自己还能多撑几天。这种情况下,库存改善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估计,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