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财基网」财富基石

象征财富管理、资产累积的关键策略与工具。

Menu
  • 市场动态
  • 宏观经济
  • 投资策略
  • 综合金融
Menu

币圈巨震!2025年4月比特币市场崩盘内幕大揭秘

Posted on 2025-04-23

比特币的阴晴圆缺:2025年4月的市场风云

过山车式的一周:价格的挣扎与试探

2025年4月,比特币市场宛如一出情节跌宕起伏的戏剧,既有令人血脉贲张的冲高,也有让人心惊胆战的回落。与其说这是一场投资盛宴,不如说更像一场考验心脏承受能力的赌局。从4月12日到18日,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图简直就是一幅心电图,忽高忽低,让人捉摸不透。

4月12日,多头似乎打了鸡血,凌晨时分就迫不及待地将价格从82122美元一路拉升至84067美元。随后,他们似乎也累了,开始在高位进行“窄幅波动”,围绕83800美元进行着毫无意义的拉锯战。短暂的回调至82817美元后,多头又一次展现了他们的“实力”,将价格推至85152美元的高点。不得不说,这群多头真是精力旺盛,但这种毫无章法的拉升,除了让散户追涨杀跌,又能带来什么好处呢?

4月13日,多头延续了前一天的“雄风”,继续震荡上行,最高触及85758美元。然而,好景不长,技术性回调如期而至,价格被打回原形,回落至84400美元附近。短暂的下跌至83541美元后,价格又迅速反弹至84828美元。这种上蹿下跳的走势,简直就是在玩弄投资者的情绪,让人不禁怀疑,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4月14日,市场波动加剧。开盘后,价格迅速回踩至83044美元,随后展开反弹,短线快速冲高至85241美元后又迅速回落至83778美元。最终,价格在84500美元附近勉强企稳。这种剧烈的波动,反映出市场多空分歧的加剧。但说实话,这种毫无逻辑的波动,除了让交易者们疲惫不堪,又能说明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了证明市场参与者的存在感?

4月15日,比特币开启了新一轮的“缓慢爬升”,波动幅度有所收敛,整体从84450美元稳步上行至85858美元。短暂的回调后,价格突破了86075美元。然而,这次突破就像昙花一现,很快就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价格快速下跌至85078美元,随后进一步回落至84760美元。这种“假突破”的伎俩,真是屡试不爽。难道市场操纵者们就不能换点新花样吗?

4月16日,比特币延续了前一天的回调趋势,价格持续下行,从85000美元附近回落至83274美元。尽管中途短暂反弹至83924美元,但未能形成有效支撑,再次下探至83195美元。尾盘阶段,买盘回暖,推动价格突破84000美元关口,最高升至85324美元,但上行动能不足,最终回落至83769美元收盘。这种欲拒还迎的姿态,让人不禁想起恋爱中的情侣,明明心里想在一起,却总是要闹点小别扭。

4月17日,比特币整体维持窄幅震荡行情,波动性进一步收缩,价格主要围绕84000美元至85000美元之间运行。盘中呈现出缓慢上行走势,价格先后上探至84580美元、84927美元及84811美元,显示出市场多头正在尝试温和推动价格走高,但整体上攻力度有限。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上涨,让人感觉不到任何激情,反而让人感到一丝丝的绝望。

4月18日,比特币延续了前一交易日的震荡爬升走势,成功突破85000美元的短期阻力位,并在早盘阶段一度触及85342美元。随后,价格再次回落,回落至84900美元附近。

总而言之,这一周的比特币市场,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闹剧,充满了虚假的信号和令人迷惑的走势。多头和空头似乎都在尽力表演,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一场空。投资者们在这种市场中,要么被收割,要么被磨平了棱角。

交易所的秘密资金流动:谁在囤积,谁在抛售?

鲸鱼的舞蹈:大户的进与退

交易所的资金流动,历来是窥探市场情绪和主力动向的关键窗口。然而,这扇窗户往往被一层迷雾笼罩,让人难以看清真相。2025年4月,交易所的资金流动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景象:一方面,交易所净流出持续扩大,似乎暗示着投资者正在将资金转移至更为安全的冷钱包,表明长期持有的意愿增强;另一方面,鲸鱼的大额提款又集中于OKX与Binance等头部交易所,似乎表明大户对市场价格表现仍然信心满满。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IntoTheBlock的监测数据显示,4月15日,超过4.67亿美元的比特币从交易所流出。这种大规模的资金外流,通常被解读为投资者对交易所安全性的担忧,或者对长期持有的信心增强。然而,这种解读是否过于简单?难道没有可能是大户为了操纵市场,故意将资金转移至冷钱包,制造一种“惜售”的假象?

Lookonchain的数据显示,4月15日,一头鲸鱼在20小时内从OKX提取了1500枚BTC,总价值约1.28亿美元。这种大手笔的提款,无疑是对市场的一种强心剂,似乎表明大户对未来的行情充满期待。然而,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这种“信心”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大户操纵市场的野心?他们是否会利用这些提走的比特币,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狠狠地砸向市场,收割散户的韭菜?

更加令人玩味的是,与对冲基金Abraxas Capital关联的钱包地址,在沉寂两个月后,于4月16日从Binance提取了747枚BTC(约6378万美元)。这种沉寂之后的突然行动,似乎预示着该对冲基金正在重新布局现货市场。然而,这种“重新布局”到底是抄底的信号,还是诱多的陷阱?我们不得而知。

与此同时,CryptoQuant的数据显示,本周鲸鱼持仓已减少约3万枚比特币,净囤积速度创2月以来新低。这意味着部分大型投资者正在逐步兑现此前获利的筹码。这无疑是对市场的一种警告,似乎表明大户正在悄悄地离场,留下散户独自面对未来的风险。

更有甚者,4月7日,矿工单日流出高达1.5万枚BTC。要知道,当时矿工平均利润率已经回落至33%。这意味着,矿工们正在以较低的利润率抛售比特币,以维持自身的运营。这种抛售行为,无疑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下行风险。

总而言之,交易所的资金流动,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充满了虚假的信号和令人迷惑的动作。鲸鱼、矿工、机构投资者,都在这场舞蹈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或进或退,或买或卖,试图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而散户,则如同舞台下的观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场舞蹈,却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ETF的魔力:资金的潮起潮落

比特币现货ETF的出现,无疑为加密货币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然而,这种活力并非总是正面的,ETF的资金流动也如同潮汐一般,时而涌入,时而退却,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波动。

4月14日,美国比特币现货ETF实现净流入150万美元,结束了连续7个交易日的净流出。这似乎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投资者对加密货币市场的信心正在恢复。然而,仔细观察数据,我们会发现,IBIT(BlackRock)净流入3670万美元,而FBTC(Fidelity)净流出3520万美元。这意味着,资金的流入并非普遍性的,而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头部ETF。这种“马太效应”的加剧,可能会导致市场更加集中化,从而增加了市场操纵的风险。

4月15日,净流入扩大至7689万美元。这无疑是对市场的一种鼓励,似乎表明资金正在明显回流加密资产市场。然而,我们是否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这种资金的回流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只是短期性的反弹?

4月16日,ETF净流出1.7077亿美元。这无疑是对市场的一种打击,似乎表明投资者的态度仍然不稳定。这种“朝三暮四”的态度,让人不禁怀疑,ETF的投资者是否真正理解比特币的价值,还是仅仅将其视为一种投机工具?

4月17日,10只比特币ETF净流入672枚BTC,其中贝莱德流入455枚。与此同时,9只以太坊ETF净流出2578枚ETH,其中富达流出2248枚。这种对比鲜明的资金流动,似乎表明投资者正在对比特币和以太坊进行价值重估。然而,这种价值重估是否合理?我们不得而知。

截至4月中旬,美国比特币现货ETF累计净流出超8亿美元,或为历史第二高单月资金外流。这无疑是对市场的一种警示,似乎表明机构投资者正在短期转向美债等避险资产。毕竟,当前3个月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225%。然而,这种机构的短期行为,是否会对比特币的长期发展造成影响?我们不得而知。

截至4月13日,美国现货比特币ETF链上总持仓量达113.3万枚BTC,占当前总供应量的5.71%。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似乎表明ETF已经成为比特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然而,这种高度集中的持仓,是否会对市场造成风险?我们不得而知。

总而言之,ETF的资金流动,就像一场变幻莫测的魔术,充满了虚假的信号和令人迷惑的现象。资金的涌入和流出,并非总是代表着投资者对市场的真实看法,而是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变化、市场情绪等等。而散户,则如同魔术表演的观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资金在市场中翻云覆雨,却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奥秘。

技术指标的迷雾:RSI与均线的预言

技术指标,是交易者们试图解读市场密码的工具。然而,这些工具并非总是准确的,有时甚至会发出误导性的信号。2025年4月,RSI和移动平均线,似乎都在暗示着比特币市场的不确定性。

截至4月16日,比特币的14日RSI为52.00,显示市场处于中性状态,既未超买也未超卖。RSI值在50左右通常表明市场缺乏明确的方向性。这意味着,市场多空力量相对均衡,短期内价格可能会在一定区间内震荡。然而,这种“中性”状态是否真的意味着市场没有方向?难道没有可能是主力在利用RSI指标,故意制造一种迷惑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比特币的周线RSI突破了长期趋势线,这可能预示着价格动能的转变。然而,这种突破是否有效?是否只是“假突破”?我们不得而知。

截至4月17日,比特币的50日移动平均线为87918美元,200日移动平均线为约81000美元。这意味着,短期均线高于长期均线,通常被解读为市场处于上升趋势。然而,这种上升趋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我们不得而知。

值得注意的是,4月6日,比特币的50日移动平均线下穿200日移动平均线,形成“死亡交叉”形态,预示市场可能进入下行趋势。这种“死亡交叉”是否真的意味着熊市的到来?我们不得而知。

关键支撑位:82900美元;若跌破此水平,可能进一步下探至81100美元。关键阻力位:85200美元;突破该水平可能打开上行空间,目标价位为87000美元。这些支撑位和阻力位,是否真的具有参考价值?难道没有可能是主力在利用这些关键点位,进行操纵?

总而言之,技术指标,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市场的某些特征,但同时也可能会扭曲市场的真实面貌。交易者们在使用技术指标时,应该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要盲目相信指标的信号,而应该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否则,很容易被指标所迷惑,做出错误的决策。

市场情绪的摇摆:恐惧与贪婪的较量

市场情绪,是影响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当市场充满恐惧时,价格往往会下跌;当市场充满贪婪时,价格往往会上涨。然而,市场情绪并非总是理性的,有时甚至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新闻报道、社交媒体、专家评论等等。2025年4月,比特币市场的情绪,似乎也在经历着剧烈的摇摆。

本周,比特币价格从上周低点反弹,交易价格约

算力迷踪:哈希率的疯狂波动

矿工的生存游戏:收益与成本的博弈

比特币网络的哈希率,是衡量网络安全性的重要指标。然而,哈希率的波动,也反映了矿工的参与度和盈利能力。2025年4月,比特币网络的哈希率经历了剧烈的波动,这背后折射出矿工们在收益与成本之间苦苦挣扎的生存状态。

4月12日,哈希率呈现“先扬后抑”走势,日内自905.02 EH/s快速攀升至947.25 EH/s和975.18 EH/s,随后高位震荡,临近收盘大幅回落,最低触及830.19 EH/s。这种剧烈的波动,反映出矿工们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算力部署。当利润空间足够大时,矿工们会迅速涌入,提高哈希率;当利润空间缩小甚至亏损时,矿工们则会迅速撤离,降低哈希率。

4月13日,算力持续上行,全天呈稳步爬升态势,长时间维持在1080 EH/s高位,最高达1113.03 EH/s,创新高。这种算力的持续上行,似乎表明矿工们对未来的行情充满信心,愿意投入更多的算力来挖矿。然而,这种乐观情绪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4月14日,高位算力出现回落,日内自1113 EH/s持续下行至876.98 EH/s,最低探至847.77 EH/s,尾盘阶段快速反弹至1009.16 EH/s,反映网络具备一定的算力修复能力。这种算力的回落,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电力成本上升、矿机故障、政策变化等等。

4月15日,算力整体运行于900 EH/s以上,区间波动较大。哈希率先自961.95 EH/s回落至922.10 EH/s,随后迅速拉升至998.33 EH/s,再次下探至952.13 EH/s后冲高至1021.94 EH/s。临近日终阶段,算力剧烈波动,从920.99 EH/s拉升至972.97 EH/s后快速下探至834.15 EH/s。这种剧烈的波动,反映出矿工们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博弈和调整。

4月16日,算力延续下行趋势,先后跌至792.45 EH/s与780.16 EH/s,创出本周低点。此后略有企稳,反弹至906.92 EH/s,显示部分矿工或重新上线,挖矿稳定性边际改善。这种算力的企稳,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比特币价格上涨、电力成本下降等等。

4月17日,算力延续上升趋势,一度升至1024.14 EH/s,随后回落,收于894.83 EH/s。4月18日,回调继续,降至约850 EH/s,结束本周波动周期。这种算力的回调,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矿工收益下降、挖矿难度增加等等。

综上所述,本周比特币网络哈希率整体呈现宽幅震荡走势,表现出显著的阶段性集中接入与回撤特征,反映出当前矿工行为对市场预期、能源成本及宏观政策变化的敏感度持续上升。尽管期间多次出现剧烈波动,但整体算力在高位保持相对韧性,显示网络安全性与挖矿活跃度依然维持在较强水平。

根据YCharts的数据,本周比特币矿工的每日总收入(包括区

政策的镰刀:监管的步步紧逼

美国的环保新规:矿企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全球范围内,对于加密货币挖矿的监管日趋严格,尤其是针对高能耗挖矿行为的限制,更是让矿企们如履薄冰。美国,作为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政策动向无疑牵动着整个行业的心弦。2025年4月,美国参议院提出的一项环保法案,如同悬在矿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4月12日,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参议院民主党人提出《Clean Cloud Act》草案,拟对支持超过联邦排放目标的区块链网络和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中心征收费用。该法案要求美国环境保护署为安装IT铭牌功率超过100KW的数据中心和加密挖矿设施制定排放标准,目标是每年减少11%的排放量。超过限值的排放将被处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20美元的罚款,且该金额每年将随通胀上涨10美元。

这项法案,无疑是对高能耗挖矿行为的当头棒喝。如果该法案获得通过,矿企们将面临巨大的运营压力。一方面,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升级设备,降低能耗;另一方面,他们还需要承担高额的排放罚款,这无疑会大幅压缩他们的利润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Galaxy、CoreScientific和Terawulf在内的比特币矿企正逐渐转向为人工智能模型提供高性能计算(HPC)算力。这项法案目前尚未在参议院通过。这意味着,矿企们仍然存在一定的回旋余地,可以通过游说议员、调整业务模式等方式,来降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

然而,长远来看,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高能耗挖矿行为的监管只会越来越严格。矿企们必须尽早转型,降低对高能耗设备的依赖,寻找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挖矿方式,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各州对比特币的爱与恨

除了联邦层面的监管,美国各州对比特币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州积极拥抱,有的州则持谨慎态度。这种差异化的政策,给矿企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但也增加了他们在不同州之间进行迁移的成本。

4月16日消息,俄克拉荷马州参议院税收委员会以6比5的微弱优势否决了众议院第1203号法案(也称为《战略比特币储备法案》)。HB 1203法案由众议员科迪·梅纳德于今年1月提出,该法案允许俄克拉荷马州财政部长投资比特币和其他符合条件的数字资产。符合条件的数字资产的定义是过去一年市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任何资产。目前,只有比特币符合这一门槛。

这项法案的否决,无疑是对比特币爱好者的一种打击。它表明,即使在加密货币接受度较高的美国,仍然存在一些对加密货币持怀疑态度的人。

与此同时,4月17日消息,北卡罗来纳州的HB 92法案已在众议院养老金和退休委员会获得通过,该法案允许州财政部长投资比特币等符合条件的数字资产。这项法案的通过,无疑是对比特币爱好者的一种鼓励。它表明,越来越多的州政府开始认识到比特币的价值,并愿意将其纳入投资组合。

总而言之,政策监管,是影响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因素。矿企们必须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及时调整自己的业务模式,才能在监管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也应该关注政策变化

矿业的沉浮:谁在苟延残喘,谁在逆势扩张?

矿工的末日钟声?利润率的持续走低

加密货币挖矿,曾经是一个暴利行业。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挖矿难度的增加以及监管的收紧,矿工的利润率正在不断下降。2025年4月,矿工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许多小型矿企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

4月16日消息,CryptoQuant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表示,随着比特币价格跌破8万美元,矿工们上周加快了出售比特币的步伐。该

比特币的世界版图:企业与国家的持仓暗战

巨鲸的角逐:贝莱德、MicroStrategy的囤币竞赛

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资产,其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国家所认可。2025年4月,我们见证了一场由巨头企业和国家政府主导的比特币囤积竞赛,而这场竞赛的结果,将深刻影响比特币的未来走向。

4月14日消息,截至4月11日,贝莱德现货比特币ETF IBIT持仓达570,983枚,市值超过470亿美元,占比特币总供应量逾2%。贝莱德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其对比特币的巨额投资,无疑是对这种数字资产的巨大肯定。然而,我们是否应该思考,这种过度集中的持仓,是否会对比特币市场造成潜在的风险?一旦贝莱德改变其投资策略,大规模抛售比特币,市场将面临怎样的冲击?

与此同时,日本上市公司Metaplanet增持319枚比特币,总持仓增至4525枚,累计投资额达581.45亿日元。Metaplanet作为一家日本企业,其对比特币的投资,反映了日本市场对比特币的接受度正在不断提高。

更令人瞩目的是,Strategy公司于一周内

发表回复 取消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近期文章

  • SEC監管風暴:人事地震、政策轉彎,加密貨幣的「百味人生」?
  • 穩定幣大戰:USDT與USDC的合規、生態系之爭,央行政策影響?
  • 港股「新消費」浪潮:中國品牌全球化突圍與投資機遇
  • 618落幕:三麗鷗、NBA Line與國貨崛起,窺探消費慾望與理性選擇
  • A股震盪:頁岩氣狂飆,威力彩與誰的百味人生?

近期评论

您尚未收到任何评论。

归档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 2025 年 4 月
  • 2025 年 3 月
  • 2025 年 2 月

分类

  • 宏观经济
  • 市场动态
  • 投资策略
  • 综合金融
©2025 「财基网」财富基石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